在距地表约400公里的高空中,环绕飞行着人类现有最大的太空人造工程「国际空间站」,其质量约400余吨,大小面积相当余一个美式橄榄球场,自上世纪90年代初建至今,始终围绕着地球飞行。
而我们跳脱现实,回到太空幻想。撇开《三体》维度上的大杀器不谈,众多科幻巨制里所抛出的“太空人造工程概念”可以说是一个比一个大胆。像《星球大战》中的“死星”,就是一个人造卫星大小的战斗空间站。游戏上距离我们最近的,莫过于年初大火的《戴森球计划》里的“戴森球”——一个开采恒星能源的人造天体。那么,还有更大的吗?网易近期上线的《无尽的拉格朗日》,其抛出的世界观及“拉格朗日节点”设定,或许就是答案。
追溯“拉格朗日”本意,是一位18世纪的法国数学、物理学家。其穷尽一生致力科学,研究成果使其最终成为天体力学的奠基者之一,为人类征战星河打下了理论基础。而在《无尽的拉格朗日》中,拉格朗日成为了一个横跨银河系的巨型交通网,人类在“拉格朗日系统”中开采资源,谋求宇宙大航行时代的新发展。
《无尽的拉格朗日》中,拉格朗日交通网的形成可颇有渊源。游戏的背景设定在未来的银河系世界,即便人类太空航行能力已经得到进一步发展,但却依旧无法突破跨星系航行的难关。在跨星系探索举步维艰的时刻,一次意外的高能曲率实验发现了特殊空间共振现象,而也正是因此,人类历史的进程彻底改变。
人类通过空间共振点,可以以极快的速度抵达全新,未知且充满机遇的新星系。庞大的可开采资源使得人类在星系通道“空间共振点”(拉格朗日节点)上兴建起庞大的“星门”,以便未来更快的来往探索。当然,新星系及空间共振点的发现,也为日后的资源冲突埋下了伏笔。
凭借着巨大的太空人造工程“星门”,人类在初探新星系时的“掘金时代”获得了大量的资源,科技水平得以飞升。但就恰像印证着现实社会一般,当资源开采进度到一定规模后,宇宙中的各方势力分肥矛盾也日益加剧,一场意味着“洗牌”的太空战争便发生了。
战争并没有为来往势力搏得更多的利益,却将一整个拉格朗日系统摧残殆尽,而游戏的开场记载也基本止步于此。是的,玩家的出生点恰是“战后”,用百废待兴或许不够恰当,在新的宇宙势力格局中,明面上的、正统的、隐藏在暗处推波助澜的、游荡的比比皆是,势力间的关系错综复杂。玩家正是身处于如此环境下,需要在这个战后的新拉格朗日世界中夹缝生存。
进入游戏前玩家都会签署下一份“未央公约”,未央公约的存在一是为了重建拉格朗日系统,修建星门再现盛况,另一方面是牵制各方势力缓和矛盾,以避免曾经的惨剧再次发生。不过,玩家签署了“未央公约”,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偏安一隅去采集资源发展,在这个秩序形同虚设的星河中,NPC的、其他玩家的威胁始终伴随左右。
那么我们能做什么?是作为某一强势势力的附庸,还是与其他玩家报团取暖争夺NPC的城市,《无尽的拉格朗日》给出了一个非常自由的选择。玩家可以凭借自己的主观喜好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玩法,毕竟在《无尽的拉格朗日》中,选择没有绝对的对与错。
游戏中隐藏的彩蛋及故事线索颇多,你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整的了解各方派系间的关系差异。无论是航行时,还是获得新的舰船蓝图时,你都能或多或少的了解到一些有关于这个星河大海中的隐秘故事。有意思的是,游戏中的赛季结构玩法把世界故事的推动交托到了玩家手中,世界的未来发展走向将会由玩家自己缔造。
每一个赛季,玩家都会通过已修建好的太空人造工程“拉格朗日星门”前往新的星系,新的星系便意味着新一轮的探险和征服,每一轮的结局背景自然也是不同的。在一次次的循环发展中,玩家都会有不一样的故事走向。与大多死板的,和游戏脱离的静态世界相比,《无尽的拉格朗日》这种可塑的世界走向显然更有魅力。
错综复杂的势力背景,宏大又动态的世界故事,加上成熟的SLG玩法,《无尽的拉格朗日》或许能让有科幻情结的玩家,在掌上拥有一段别具一格的沉浸式宇宙探索体验。当与整个世界的玩家共同修建“星门”并通过时,我想,你也会为这个庞大的太空人造工程感到震撼。
22-03-14
22-11-14
24-11-15
23-09-26
22-09-08
22-08-29
21-11-29
22-08-19
23-11-21
23-10-17
23-01-09
22-05-12
23-07-07
22-07-04
22-12-15
22-08-19
23-11-01
22-08-20
22-07-07
23-03-30
22-04-01
23-02-28
21-12-09
22-06-15
23-02-15
23-06-16
22-03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