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刚刚陪伴好哥们走完了他人生中的重要时刻,他的研究生毕业答辩终于结束了。我这哥们的经历说起来也是挺曲折的,他大学本科学的是食品安全专业,去日本读研究生又钻研起了化学,现在他毕业开始在日工作了,入职的却是一家IT公司,我愿称他为传奇转行王。之前那段时间,他经常通宵肝实验,每次谈及到他的研究生生涯,他总会来上那句经典的吐槽“谁tm学化学啊!”。
时间长了我们的聊天内容也会时不时的带点化学笑话。
也不知是不是受大数据的影响,这些化学笑话开始频繁地出现在我的各大娱乐软件中,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和“加纳”这一词非常契合的“加钠”。
“加纳”是日语里“再见”的空耳
在一个虚拟的化学实验室中,视频中的博主如同做菜一般进行着化学实验,“正在调制不明液体,用酒精灯加热一下,唉,怎么没反应?不管了,先加钠!”,话音刚落随着试管炸裂开来,视频也戛然而止。
问:如果化学老师观看此实验过程,若没有发出尖锐的爆鸣声,则证明什么?答:化学老师纯度不足。(迫真)
当然这短短四十秒也不是没有收获,至少成功学会了如何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硅(玻璃碴子)。
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则是源自这位叫Kevin的博主,他开辟的nb实验室系列目前共收获了七千多万的播放量。
这名字可不是为了充当噱头故意起的,而是他用到的那个模拟软件就叫这个名字。
根据其官网的介绍,NOBOOK实验室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参与合作研发,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与创新思维,在全国各大重点中学都有很高的受众面,而且从官方公众号上的宣传也不难看出,在家搞炸实验室也是这款软件的特点之一。
毕竟很多人对于化学实验,都是动画片里那种会炸人一脸灰的印象,试问哪个年幼孩子的心里没有这个想加啥就加啥的憧憬呢?可真到了学校里学习化学这门课,不是看老师们放的清朝老片,就是死记硬背化学方程式。
而这款软件的出现,恰好弥补了很多人当年的遗憾,只是没想到这股势头有点过于火爆了,就导致出现了很多想做但不能做的行为。(以下行为禁止在现实生活中模仿!!!)比如你可以看到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这样的离谱操作,甚至还有为了增大火力和受热均匀特地研发出的《酒精灯的串联与并联》。
在化学用品上,甭管有毒没毒,还是固体和液体,都如同往火锅里加菜一样相加多少就加多少,主打一个小作坊下料猛。
如果在一番操作后实验陷入了瓶颈不知道该从何下手,这时就要喊出科学界里最权威的话语——“不管了!”,毕竟科学的魅力就在于探索未知,而在nb实验室里,跟在“不管了”后面的操作便是“加钠!”。随之而来的就是金属钠与液体发生反应,然后爆炸。
这就像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一样,不管前面铺垫的有多繁琐,最终都会以加钠的形式收尾,可能这也就是应了“加纳”背后那层再见了的含义吧。你可能会有疑问,化学性质活泼的材料有那么多,为什么一定得是钠呢?因为在所有反应剧烈的材料中,只有钠是免费的。是的,在nb实验室里很多材料是只有VIP用户才能使用的。
果你是在校生,可以通过校内认证向老师索要资格,不然的话就只能以259元/科的价格付费解锁。
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才使得加钠的行为深入人心,而“不管了,加钠”的这个固定搭配句式也成了一种梗,一度霸占了这款软件在应用商店下的评论区。
面对这泼天的流量,官方也给Kevin送上了VIP特权,只不过即便有了VIP,他还是忘不掉用钠来继续整活。这种形式火了之后,其他领域的模拟软件也迎来了类似的玩法,比如这个人体模拟器,我倒要看看狂炫伏特加后人体会发生什么变化,什么居然呕吐?没事,把胃切了就不会呕吐了。
地球为什么总有一面没有阳光啊,不要急咱们组个双星系系统,不对啊怎么地球跟别的星球跑了,一定是万有引力没达到平衡,多加几个就好了,不是这怎么也炸了?还给地球干成黑洞了!
虽然这些领域早就脱离了加钠的范畴,但依旧不妨碍大家在看到类似情景时刷这个梗。
顺便还根据这些抽象实验总结出了25年在科学领域有着巨大突破性成就的天才。
不过最后还是要叮嘱大家一点,整再多电子加钠哥们都能陪你笑到最后,要是现实里还搞加钠这种抽象活,最后真要闹出事了,那可就不是谁笑谁不笑的问题喽。
22-06-15
23-05-08
22-08-20
23-03-30
23-10-17
22-10-16
23-10-12
22-09-08
22-07-07
21-10-18
23-07-05
23-01-09
25-02-11
25-02-11
21-11-29
22-09-20
25-02-15
22-01-05
23-11-01
23-09-26
22-03-12
22-10-21
22-03-14
23-07-07
23-02-15
22-09-02
22-08-29